(通讯员:李艺 摄影:研究生会宣传部)4月18日下午,我院伦理学专业读书会于JC603教室举行。本次读书会邀请我院李文刚老师作为指导教师参加此次读书会,2023级、2024级伦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积极参加。

2023级王亚轩同学分享了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作《乡土中国》,她重点分析了书中关于中西道德观念差异的论述,指出西洋社会强调个人权利与契约精神,而中国传统乡土社会更注重人伦关系和礼治秩序。在讨论孔子"克己复礼"思想时,王亚轩同学提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孔子所讲的'克己复礼'是从公利出发?还是从私利出发?"这一问题引发了同学们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热烈讨论。

2024级李艺同学分享了陈嘉映教授的哲学著作《何为良好生活》,该书从伦理学角度深入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实现有意义的生存,特别分析了工具理性膨胀下人的生活困境。分享过程中,李艺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内卷'成为普遍生存策略时,追求'良好生活'是否必然意味着对抗社会主流价值观?"大家就如何在竞争压力下保持生活品质与精神自由展开了热烈交流。

2024级张佳颖同学分享了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经典著作《第二性》,她重点解读了书中关于性别问题的历史演变,对比分析了古代社会基于生物决定论的性别观念与现代社会中更为复杂的性别权力关系。张佳颖同学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你成长过程中经历过哪些性别规训?"大家纷纷讲述了在不同生活场景中遭遇的性别歧视与限制,展开了关于性别社会化过程的深入讨论。

最后,在本次读书会总结环节,李文刚老师对三位同学的分享进行了精彩点评。李老师指出,从《乡土中国》的传统伦理到《何为良好生活》的现代困境,再到《第二性》的性别议题,这些讨论都触及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期的核心矛盾。他强调,读书的意义不仅在于理解文本,更在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将理论思考与现实关怀相结合的学术态度。最后,李老师表示期待在下期读书会上听到更多富有见地的分享与讨论。
新闻来源: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
责编:徐莉 审核:张忠凯
编辑:李艺